「賣水致富理論」
今日想講的賣水故事係影響我如何判斷成長股的想法,而故事主要講述 19世纪中在美國加州發現了金礦【擁有一個巨大潛力的投資市場】,很多外地人都慕名而來 【大量競爭者進入市場】,希望透過掘金發一筆大橫財 【期待「十倍股」的出現】。
而農夫亞默爾也是其中一員,不過後來人數太多【過多的競爭者搶佔市場份額】,金粒都已經所剩無紀【由於競爭過大,市場參與者無法在此獲利】。但由於這個地方的天氣炎熱乾燥,反而食水成為每個人都想渴望的資源。
結果亞默爾忽發其想,努力找出水源,再利用天然方法過濾水源,成為可飲用的食水【輔助行業 / 上游產業反而較少競爭者進入】,「與其掘金,不如賣水」的這個行為令他賺到 $6,000 美元,而其他掘金的人反而空手而回。【關鍵是第一步搶頭啖湯,後來想持續獲利就需要擁有長期競爭力優勢】「賣水比淘金更賺錢」,當所有人都去追「風口」,你去投資風口的「供應商」/ 上游企業,為所有人提供追風口的工具【投資熱門產業鏈中的相關行業】,反而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成長股的三大核心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明明未來增長前景一片亮麗的企業有時都不是好的投資。主要原因有兩點﹕
第一點﹕對於短期走勢,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曾經提出一條著名的公式:「貨幣+心理因素=趨勢,而由於熱門企業通常都是站在風口上的行業,令好多普遍投資者對於公司的預期前景比較樂觀【即使它們連核心盈利都沒有,沒有盈利的企業風險較大】,而當時的股價很大程度上反映投資者的心理因素與對它的看法,導致價格過份被高估。
第二點﹕投資成長股的關鍵除了企業要有持續的成長性外,更重要的是企業有沒有能力防止 / 減弱競爭者進入市場搶佔現有的市場份額 (經常強調的長期競爭優勢 / 護城河),這代表即使企業擁有亮麗的增長前景,如果企業與競爭者無法做出差異化 i.e. 技術優勢、成本優勢、轉換成本優勢等,企業很容易會在高度競爭激烈的藍圖上被競爭者擊敗。
反觀未來, 電動車、自動駕駛、再生資源 、儲能行業 這四個行業未來持續增長的確定性較高,而我們需要在行業的產業鏈中 (不一定是終端製造商) 尋找成長股,而它們需要具備以下三大特點﹕
(1) 企業具有長期競爭優勢 / 護城河 (主要研究有沒有五大護城河的特點、同時研究深度和寬度)
(2) 擁有優秀的企業往績 (主要回顧過去最少 5年的財務數據)
(3) 市場需求會有一定的規模 (市場規模的預測)
只有尋找具有以上三大條件,我們就需要計算合理價值 (PEG Ratio / DCF Model / Forecasting)。
電動車與自動駕駛行業
![]() |
![]() |
圖 3﹕汽車半導體十大主要產業 圖片來源﹕安森美、方正證券研究所汽車半導體研究框架 2020 年報告 |
電動車與自動駕駛的產業密不可分,兩者會發展都是高度相關。而這個產業中由上游、中游、下游超過十多個行業,所以我們不一定只集中於終端電動汽車製造商 i.e. 國內企業 - 蔚來、小鵬、比亞迪;國外企業 - Tesla、Toyata、BMW、Benz,反而也可以留意整體產業鏈的企業。
由於電動車自助駕駛產業涉及的行業很多,如果使用由上至下的選股方法較困難,因為我們沒有可能把所有行業都研究一遍,所以窮小子會用下至上的選股方法去研究,初步篩選數隻股票具有潛質的企業研究。
如果想先集中投資香港的股票,這 3 個產業較適合包括電車之心 (IGBT) 有比亞迪 (1211.HK) 與時代電氣 (3898.HK)、電車之屏有京東方精電 (0710.HK)、電車之眼有舜宇光學科技 (2382.HK)。
電動車與自動駕駛行業
此篇文章主要針對電動車與自動駕駛產業的概述,而下一篇章窮小子將會深入研究電動車和自動駕駛的產業鏈中的電動車之眼 - 舜宇光學科技 (2382.HK)。
內容豐富實用,多謝分享。😃
回覆刪除多謝支持!自己一直都對舜宇光學有研究,後來發現它在車載鏡頭市場有好大既藍圖,所以就開始研究自動駕駛尼個行業。🤣
刪除